科技快讯网 新闻 刘振鹏荣获拾遗传承“刘伯温宗谱文化研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”称号

刘振鹏荣获拾遗传承“刘伯温宗谱文化研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”称号

刘振鹏荣获拾遗传承“刘伯温宗谱文化研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”称号

近期,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的刘振鹏先生荣获拾遗传承“刘伯温宗谱文化研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”称号。

从浙江青田的武阳古村到北京大兴的现代社区,从明初的开国风云到当代的文化复兴,刘氏宗谱记载的不仅是三十二代族人的血脉延续,更是一段跨越一千零一十六年的文化传奇。刘振鹏用数十年的坚守与钻研,让泛黄的宗谱书页在新时代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书写了生动注脚。

提及刘氏家族的荣耀,绕不开元末明初的传奇人物——刘伯温。刘基,字伯温,号犁眉,谥文成,元至大四年生于浙江省永嘉郡青田县武阳村,这位被后世誉为“千古人豪”的伟人生前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,献《时务十八策》定北伐方略,灭陈友谅、擒张士诚、降方国珍,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功勋。明洪武三年,刘伯温受封诚意伯,获御赐府邸;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成”;嘉靖十年钦定牌位配享太庙,位列六王之下,其“开国翊运,守正文臣”的功绩被载入史册。

作为集军事家、文学家等于一身的“三不朽伟人”,刘伯温的文化遗产影响深远。他所著《诚意伯文集》二十卷流传至今,其中《百战奇略》堪称古代兵学瑰宝,《郁离子》以寓言形式展现的治国智慧仍启迪后人。1946年,国民政府以其谥号设立文成县,以此表彰他的千秋功业,这份殊荣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
刘伯温生有二子,长子刘琏、次子刘璟,刘振鹏所属的北京大兴刘氏正是刘璟宗支的后裔。明初“靖难之役”后,刘璟因拒绝朱棣招揽而蒙难,家族为避株连四散迁徙,历经数百年繁衍,最终在京郊大兴扎根。宗谱清晰记载着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至今的三十二代传承谱系:刘怀忠→刘绍能→刘永年→刘延庆→刘光世→刘尧仁→刘集→刘濠→刘庭槐→刘爚→刘伯温→刘璟→刘貊→刘文逊→刘士瞻→刘万良→刘大智→刘景瑚→刘自官→刘国奇→刘进宪→刘永和→刘晏平→刘启发→刘世增→刘福元→刘玉衡→刘显贵→刘德三→刘振鹏→刘东飞→刘景昊,一千零一十六年的岁月流转,始终未能隔断家族与先祖的精神联结。

宗族文化的传承,在字辈排行中体现得尤为鲜明。清朝康熙皇帝御赐刘氏排行十四字:“圣运方开际化日,万家時若景期康”,咸丰帝后续十四字:“承先有志人皆美,继祖传声德本長”。按照谱系排序,刘振鹏属“际”字辈,其“振”字排行在大兴刘氏宗族中有着明确的传承定位。这套御赐字辈不仅是族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识,更蕴含着“承先启后、德业绵长”的家族期许,成为维系永嘉刘氏宗族情感的文化纽带,无论族人散落何方,仅凭字辈便能确认宗亲归属,这份文化密码至今仍在刘氏后人中代代相传。

1953年出生的刘振鹏,退休前是铁道部北京管理干部学院的一名教师。教书育人的职业经历,让他对文化传承有着天然的敏感度,而家族文化的种子,早在幼年时期便已在他心中扎根。“小时候常听祖父讲刘伯温的故事,看父亲整理家族谱系,那些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的不仅是名字,更是先祖的智慧与气节。”刘振鹏回忆道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传统文化逐渐复苏,刘振鹏开始系统整理家族资料。彼时,许多宗族文献因年代久远面临损毁风险,他利用假期走访北京、浙江等地的宗亲,收集散佚的谱牒碎片,对照历史文献考证谱系真伪。在整理过程中,他发现部分年轻族人对家族历史知之甚少,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字辈排行,这让他深刻意识到传承宗谱文化的紧迫性。“宗谱是家族的‘根’,如果连根都忘了,何谈文化自信?”这份责任感,成为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传承之路的动力源泉。

在当代社会,宗谱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作为家族历史的载体,宗谱不仅记载着族人的血脉延续,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基因。刘伯温宗谱中蕴含的精忠报国、崇文尚智、廉洁正直等精神品质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,为新时代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。正如刘振鹏所说:“每一个家族的历史都是国家历史的缩影,保护宗谱文化,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。”

从浙江到北京,刘氏宗谱的传承历程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动写照。刘振鹏作为新时代的传承人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文化自信”的深刻内涵。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整理宗谱、研究历史、传播文化,让千年家族的精神遗产在当代绽放光彩,这种坚守与担当,正是传统文化传承者应有的品质。

广告位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@qq.com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keji.kuaixun.cc/archives/5008.html

作者: admin2
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520537844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1719530292@qq.com

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@qq.com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